最新消息

疫情帶動遠距醫療發展 如何打造台灣智慧醫療資安生態系?

近年智慧醫療科技蓬勃發展,醫材不再像過去一樣為離線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擁有連網功能、遠端遙控,甚至能將資料上傳至雲端。尤其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後,全球智慧醫療更是迎來大躍進,這固然是醫療的一大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可連網就伴隨資安風險。對此,DIGITIMES專訪台灣檢驗科技(SGS)全球資安發展經理顏志仲,從檢驗測試業者的角度來分析智慧醫療資安如何提升,以及美國、歐盟等主要市場對於智慧醫療資安的進度,最後是台灣醫材是否準備好迎接全面連網帶來的風險。

 

連網就有資安風險,醫材遭駭恐有生命危險

「在2018年的黑帽大會上,駭客展示如何遠端控制智慧醫材,將錯誤劑量注射至病患身體,引發監管機構的關注。」顏志仲表示,在智慧醫療快速發展及投入實際應用下,使用Wi-Fi、LTE或藍牙等方式傳輸醫療影像並不是困難的事,而一旦連網,就可能在過程中發生資料被擷取、被非法從遠端操作等情況,尤其醫材與病患生命息息相關,更凸顯智慧醫療資安的重要性。

 

將資安作為產品設計的一環,確保符合法規如期上市

提升智慧醫療資安的關鍵從產品設計開始,顏志仲指出,從檢驗測試業者的角度來看,從前期安全設計開始就必須要有資安思維,必須將防止入侵、資料擷取的相關功能考慮進去,最後到安全評估、測試的時候,檢驗業者會協助醫材業者檢查是否達到安全醫材要求,最後則是確認是否符合上市地區主管機關的法規。

顏志仲舉例,經常遇到醫材已準備要上市,但此時才發現未符合法規要求,但如果嚴重的話可能需要從設計端調整,甚至影響上市時程,因此他建議在設計、發想階段時就先與主管機關聯繫,確認法規是否有新規範,尤其在智慧醫療資安愈來愈被重視的情況下,主管機關開始強力要求,必須將資安作為產品設計的一環,才能確保醫材如期上市。

 

法規大致符合國際方向,但建構生態系仍需努力

而從法規的角度來看,歐盟、美國主管機關皆有制定相關規範,以歐盟為例,於2017年發布《歐盟醫療器材法規》(MDR),並於2019年發布MDCG醫療器材網路安全指引,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同樣也有醫療器材網路安全管理指引,而台灣呢?

台灣衛福部食藥署於2021年5月頒布《適用於製造業者之醫療器材網路安全指引》,主要針對「可被攻擊的已知漏洞測試」以及「軟體弱點測試」進行要求。對此,顏志仲指出,其實相較歐美地區的法規,台灣已經跟上先進國家的腳步,但只有法規跟上仍不足,還有醫材業者的認知、落實,都還需要強化。

顏志仲表示,台灣業者具有很強的電子電機製造能力,但資安來講是相對較新的領域,尤其研發人員對此認知較薄弱,而這就需要食藥署、顧問業者、驗證業者共同努力,在整個供應鏈中,由主管機關讓業者有資安意識,顧問業者輔導醫材業者,而測試業者就針對主管機關重視的標準盡情測試,才能讓廣大醫療群眾獲得安全、有效的醫療服務,打造健全的醫療器材生態系。

By DIGITIMES

相關網址: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70&cat3=26&id=0000655024_HO21WISA1U5OKD5N9PIUY

商品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