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EV發展面對三大挑戰 專家提三項建言

各國制定運具電動化政策,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共同主持人暨國立成功大學特聘教授楊宏澤3日表示,未來電動車(EV)充電管理應藉系統整合,走向軟硬體技術與誘因管理結合的趨勢。

為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各國政策領導電動車市場快速成長。楊宏澤出席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論壇時指出,隨著電動車數量成長,相關充電裝置面臨三大挑戰,包括再生能源佔比急速增加,夜尖峰供電能力驟減、充電樁加速布建,導致需求端配電容量不足、跨國市場尚缺乏統一系統與通訊標準。

首先,針對再生能源佔比急速增加,夜尖峰供電能力驟減,楊宏澤指出,據台電模擬2025年情境,大量太陽光電造成正午時段淨負載降低後攀升,傳統機組併聯數量及發電容量減少,造成系統慣量不足,影響系統安全與穩定。

第二,在電動車滲透率提升的狀況下,充電站、充電樁等相關設備需求成長,楊宏澤引述麥肯錫Monte Carlo分析結果表示,以住宅型饋線上的150個家戶為例,當電動車滲透率逾25%時,負載峰值將增加16~30%。

此外,針對有無時間電價(Time-Of-Use;TOU)的兩座充電樁比較,楊宏澤指出,未受管理的快充站,其電力需求有高度不穩定及有極尖的峰值形狀,容易超出饋線電路變壓器的負載容量,因此必須升級電網設備。

第三,電動車充電系統涉及多個需要相互通訊的參與者,但目前仍缺乏統一支付系統和用戶通訊的最低要求標準,且各地區不同的通訊協議阻礙即時可用性、計費數據和相關細節的交換。

至於如何解決電動車帶來的充電挑戰?對此楊宏澤則提出三項建議。

第一,實施饋線負載裕度預測,將充電排程最佳化;第二,建立參與平台誘因機制,鼓勵業者參與區域輔助服務市場;第三,在既有配電線路容量下,以通訊數位化方式管理及服務電動車供電設備(EV Supply Equipment;EVSE),且不需額外投資相關的硬體設備,即可達到電能使用效率最佳化的目標。

楊宏澤進一步建議,未來可通過系統整合,配電營運商(Distribution System Operator;DSO)以電力負載管理優化器(Electricity Load Management Optimizer;ELMO)提供最佳化電力負載管理。

而充電站營運商(Charge Point Operator;CPO)使用充電站管理系統(Charging Station Management System;CSMS)進行充電站管理,兩者以開放智慧充電協議(Open Smart Charging Protocol;OSCP)進行通訊。

針對充電樁的未來應用趨勢,區塊鏈加密技術導入是後續發展關鍵,以虛擬電廠整合調度平台導入區塊鏈分散式帳本與智慧合約技術,藉由區塊鏈去中心化、公開透明且不可篡改的特性,實現電動車電力交易媒合、結算等程序,可強化交易資訊可靠及系統安全。

By DIGITIMES

相關網址: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cat=158&cat1=20&cat2=80&cat3=41&id=0000654099_O9D1CLS589HKODLF7PMNQ

商品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