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2022 創博會】「癌症、猝死、失智」 精準健康如何狙擊國人三大健康危機?

COVID-19(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已長達3年,發展「大健康產業」成為全球趨勢,其中「精準健康」更是趨勢主軸,有望成為未來10年台灣最有機會的新興產業。「2022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就將「精準健康」設為大主題之一,在主題展區中,針對國人最常發生的三大健康危機,包括癌症、猝死、失智等,從精準預防、診斷及治療照護角度提出解決方案,讓科技走進家庭展現日常應用情境。

天氣即將轉涼入冬,過去不時出現的天冷猝死新聞,引起社會高度重視。台灣大學研究團隊開發首個具有人工智慧(AI)猝死預警功能的AIoT連續性血氧偵測系統,可在6小時前辨識超過80%的猝死案例,提供受監測者能夠把握黃金時間就醫,並同步實現加護病房外以及居家監測猝死高風險目標。院內系統將血氧資料傳到邊緣端主機,結合HIS系統運算,院外系統則將資料上傳雲端運算,遠端監測或示警。台灣大學表示,其將智慧聯網功能結合穿戴裝置的血氧監測系統,是第一款針對猝死預警的血氧機。

而台灣急性心肌梗塞每年造成超過1萬人死亡,實現院前診斷,爭取黃金搶救時間,對於提升病患存活率有良好成效。陽明交通大學則是開發首創在救護車上檢測心肌標誌物以及分析心電圖數據,提供到院前診療判斷,同時也促成半導體與醫用晶片結盟,開創台灣醫療POCT(定點照護)醫材出口能力。

中耳炎引發中耳積液則是造成聽力受損的主要原因,傳統上醫生常用的診斷方式為透過耳鏡檢查,由於侵入式檢查容易使人有不舒服感,降低就診配合度。長庚大學研究團隊因此研發透過超音波技術,以不經由耳道的方式量測耳後組織,而藉由口袋型的檢測裝置設計,較不受空間與時間上的限制,未來在應用上將更加方便簡單,可運用在一般家庭居家監測追蹤中耳積水的疾病上,長庚大學也期望能藉此推動精準醫療在臨床上的應用。

除此之外,在個人健康照護趨勢下,台灣大學則透過連續性脈波傳導速度檢測提升智慧手錶、智慧型手機在生理觀測的功能性,透過血管年齡變化落實精準數位醫療,有助醫生評估治療是否確能達到成效,進而合理調整醫療決策,使醫療資源更有效率被應用。

展區中同時展出像是應用於臨床平衡訓練的虛擬實境(VR)撈魚任務及觸覺回饋裝置,以及針對肺部疾病的非侵入式智慧生醫診測。透過先進醫療設備、VR虛擬實境、AI影像辨識以及物聯網連線等方式,實際體驗未來智慧醫療的應用。

By DIGITIMES

相關網址: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70&cat3=26&id=0000647342_9VV2XBDS52FP2Q15KK5HC

商品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