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KPMG:行動支付驅動台灣銀行業成長

KPMG安侯建業5日發布《2022台灣銀行業報告》指出,傳統金融服務業者開始發展「平台服務」的經營,如何讓金融服務更貼近消費者生活、掌握「場景金融」商機,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電子支付市場正蓬勃發展,金管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電子支付使用者約達1,790萬人,較上月增加30萬人。

 

金融業轉骨 服務定義價值

報告顯示,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網購及美食外送平台帶動的零接觸支付商機持續成長,加上各家銀行推出綁定電子票券提供額外優惠,讓更多民眾轉而嘗試使用行動支付交易。各項通路業者的行銷App,背後均有銀行扮演重要金流。銀行要求消費者綁定信用卡或是帳戶,並藉由洞察用戶交易數據,融入民眾的食衣住行育樂,創造更多場景金融商機。

KPMG全球金融服務產業主持會計師Judd Caplain預言,未來15年內最成功的金融服務組織將是「平台服務業者」,服務生態圈中的參與者將定義領導者的地位,誰可提供加值服務、誰更有能力滿足消費者需求將是成功要素。

 

支付平台大戰 市佔版圖洗牌中

KPMG報告引述金管會統計指出,2021全年台灣非現金支付筆數達47.26億筆(年減9.5%)、消費金額約達新台幣5.4兆元(年增9.24%),出現「筆數減、金額卻反增」的情況。

金管會8月另曾發布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止,台灣計有11家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及20家兼營電子支付機構(含銀行及中華郵政)。電子支付帳戶總使用者人數約達1,790萬人,較上月增加30萬人。

資策會數據則顯示,2021年台灣人最愛使用的通用型行動支付前5名為Line Pay、街口支付、Apple Pay、Easy Wallet及玉山Wallet。限定型行動支付前5名則為全聯的PX Pay、全家便利商店的Fami Pay、7-ELEVEN的Open錢包、家樂福的Carrefour Pay,以及主打百貨零售的Happy Go Pay。

據KPMG觀察,「限定型行動支付」正在崛起,逐漸分食通用型支付的市場,例如全聯PX Pay就握有婆媽消費者大軍的優勢。而全家便利商店、玉山銀行與PChome子公司拍付國際共同投資的「全盈支付」取得電子支付營業執照,顯示全家與全聯「通路共享」的策略成形。

報告指出,以交易頻率和需求而言,金融業投資於服務領域的前3名是基礎服務(如數位帳戶、ATM智慧化、轉帳繳費、換匯等)、智慧理財與投資、數位支付(如行動支付、電子錢包等)。為了滿足客戶需求,金融業者也不斷地優化並推出創新服務。

 

地緣政治的危與機

報告也指出,2021年台灣金融三業(銀行、保險及證券業)2021年稅前大賺近9,366億元,年成長38.7%。然而,2022年俄烏戰爭開打,金融業受到重大衝擊,壽險公司因不確定俄羅斯能否如期支付即將到期的公債本金或利息,相繼提列預期損失。

同時,地緣政治迫使供應鏈重組,為銀行業帶來新契機。KPMG報告建議金融業者可把握台商資金回流,協助台商設廠融資、進行避險的財富管理,也可透過旗下的創投公司,積極扶植新創事業或有意願上市的傳統台商。

報告指出,台灣向來擁有優秀的金融人才,若能搭配多元化金融服務,可讓金融市場更加百花齊放;台灣擁有許多利基點,但市場及心態上需要更開放,才能讓全世界的注意力轉移至台灣。

By DIGITIMES

相關網址: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80&cat3=41&id=0000644158_EN12XYOA4HJB6G9U1J6DH

商品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