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智慧交通實踐仰賴「PPP模式」 吳盟分:產業標準由產業來訂

有鑒於5G、AI技術成熟,智慧城市乃至於智慧交通,皆已升級為國家戰略目標,各國無不加緊腳步,針對人、車、路、網進行整體規畫。而城市規畫的根基在於基礎設施的完善,包括光纖網路、智慧燈桿、智慧交控、大眾運輸的軌道通訊、智慧電網、城市防災等,都是城市基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台灣產業鏈具競爭力 PPP模式輸出國際因地制宜

 

皇輝科技執行長張智強表示,台灣早期在民間參與公共建設(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走的相當領先,2011年皇輝便參與台北市政府FTTH光纖到府專案,由民間出資、政府協力,從台灣起步並持續南向朝新興市場輸出技術與經驗。

張智強指出,時至今日,台灣在智慧交通及運輸方面,已有相當成熟且極具競爭力的產業鏈,然而要將PPP模式輸出至國際市場,最重要的仍莫過於國際企業關係的鏈結、專業人才的養成、國際標準的定義及認證,同時,面對後疫情時代需求的調整,可彈性因地制宜地祭出多元化商業模式。

究竟為什麼需要透過「PPP模式」來加速智慧城市基礎建設的佈建?車聯網產業協會理事長吳盟分提到,未來車聯網的基盤架構、法規訂定雖需政府主導,然政府其實並不一定有足夠的資源及預算加速建設,這可謂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交通號誌、路側一旦沒有政府主導,便難以推動;然而缺乏民間的技術與資金,智慧生活服務更難以落實。

 

智慧交通革命 2大關鍵缺一不可 

華電聯網吳榮煌博士指出,近年來自駕車發展力道強勁,然各國針對Level 3以上車款能否上路仍有異議,其中最大的問題除了自駕車可能造成的道安意外,其餘尚有肇責歸屬、自駕技術天花板需要突破。事實上,要將一輛自駕車實際丟到路上,除了車體本身需具備完善的自駕功能之外,其如何與人、路、網的溝通亦為難題。

以目前絕大多數國家的城市規畫、交通路況來看,自駕車要光靠「車本身」在城市中安全無疑的行駛仍困難重重,預期智慧城市基礎建設的普及將為自駕車普及化帶來革命性的影響。吳榮煌認為,要透過完善智慧交通的布局真正將自駕車放上馬路,政府公權力加上民間的技術與財力兩者缺一不可,才有可能事半功倍。

未來的城市交通將由電動車(EV)、自動車(AV)、連網車(CV)所組成,三者發展將會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先以電動車底盤及三電系統的技術突破,帶動交通載具從「油」轉「電」;接著為電動車安裝高精地圖、導航系統、轉向控制、智慧駕駛感測器,透過「軟體定義硬體」完善自駕功能;最終,車聯網是一切的總和,打通人、車、路、網間的溝通機制,使自駕車可眼看四面、耳聽八方,使其對於路網的認識,可遠遠超過其光達、雷達、攝影機等感測器所見,以實踐安全無虞的自動駕駛。

吳盟分認為,所謂車聯網並不侷限於車體本身,談的是交通載具與環境的關係,也就是智慧運輸、物聯網及智慧城市的交集。自駕車的關鍵為感知、決策及控制,汽車加速通過、轉向或煞車屬於決策控制後的結果,然而在感測面,一般自駕車僅能透過有限的感測系統及AI運算機制來進行決策判斷。也就是說,當汽車攝影機看到前方路口呈現綠燈,在決策上便會判斷加速前行,然而若該路口的綠燈實際僅剩2秒、或者過到一半突然轉成紅燈,那麼這台車又該如何進行決策呢?對此,吳盟分提到,為避免這種曖昧不明的情況影響道路交通,汽車透過5G連結城市號誌及中控則勢在必行,當號誌可主動告知汽車「這盞號誌燈2秒後會轉黃」,汽車便可獲得額外資訊已做判斷。

 

定義國際規格立基石 台灣智慧交通海內外通吃

而未達此目的,交通部已於2021年委託華電聯網執行「淡海新市鎮智慧交通場域試驗研究計畫」,以實現車聯網V2I的建置及情境測試;同時,台灣車聯網產業協會亦與華電聯網協力相關業者籌組「號誌控制器與車聯網路側設施間資通訊標準工作小組(TCROS)」,著手訂定「號誌控制器與車聯網路側設施間資通訊標準」,以及相關驗證規範。

截至目前,在17個通訊協定之中,已順利公告3項規範協定,未來一年預計逐步完成7~8項通訊協定公告。而在定義國內產業共通標準之餘,車聯網產業協會亦強調與國際接軌,促使城市路側、縣道、智慧桿等硬體設備,可透過共同語言、協定來執行任何車款的「自駕」與「智駕」任務。

吳盟分提到,產業的標準必須由產業來訂定,同時亦須仰賴政府的支持,如此一來,智慧交通建設才會更有效率。且無論台灣本地是否有切入整車製造的條件,或者台灣業者在電動車產業鏈裡可以佔據哪些位置,號誌溝通都是未來電動車自駕化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環,因此定義國際標準規格,對於無論進口電動車輸入台灣後與台灣路網的連結,抑或是台灣PPP模式有機會輸出海外,皆是相當具有前景的發展方向。

PPP的核心精神,在於政策支持、民間投資、使用者付費。吳盟分表示,智慧生活付費機制可形成未來參與PPP企業的可回收商業模式,同比於使用4G、5G網路亦存在付費機制一樣,有一天,民眾也可付費使路網、號誌與家中自駕車得以溝通。

吳榮煌預估, 2024年將會是電動車銷量大爆發的一年,屆時將會有更多智慧化電動車被送往市場,因此在自駕車法規核定上路之前,基礎設施便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規劃。接著2026~2027年,將會是智慧交通PoS階段,PPP商業模式要成行,則須在此之前建立起完善的法規及系統生態。綜合以上估計,未來3~5年將會是智慧交通基礎建設發展的重要起點,而PPP模式則不可能在此缺席。

新聞小辭典:民間參與公共建設(PPP)
指政府與民間企業合作,共同打造公共建設,成為公私合作夥伴,使公營事業民營化且具備商業模式,同時也經由民間企業的經營,使公共建設的品質提升,更符合民眾需求。而過去大眾所熟悉的BOT(Build-Operate-Transfer)亦是PPP模式的一種。

By DIGITIMES

相關網址: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35&cat3=35&id=0000628353_IFZ4SKPX4T476642JUANA

商品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