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台物流載具電動化首見落地 新竹物流發展自駕物流車解決3問題

近年來氣候變化為全球關注議題,除了電動乘用車快速發展外,商用電動車需求也未受疫情影響,銷量反逆勢回溫。上述的商用車定義,為需至少4個輪子,用於運輸貨物或乘客超過3.5公噸的機動車輛。

目前各國皆已定出目標,要在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以美國為例,15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目標,是2050年所有新的商用HDV成為零排放車輛(Zero Emission Vehicle ;ZEV),2030年的中期目標是30%。勤業眾信(Deloitte)指出,在整體溫室氣體排放中,交通運輸就佔了3成;其中小型乘用車、商用車又各佔40%,顯示商用車在碳排上的影響極大。

物流業最後一哩路運送需求的成長,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升、更多產品的選擇、網路科技的進步,搭上未來移動的趨勢,勤業眾信協理辜卓洋預估,2019~2030年間將成長78%,換言之,物流車輛數量將從目前全球510萬輛增加至720萬輛,將成長36%。提升車隊與貨運路線管理,將成為電動物流車的重要指標,而電動車的IoT聯網功能,則將成為物流業的神救援。

新竹物流協理張聰海指出,疫後宅經濟商機,確實帶動物流需求持續上升,但台灣物流的痛點來自勞力密集、司機工時長,因此長期缺司機。張聰海認為,未來物流作業的技術會不斷追求更快、更智慧化的做法,完成最後一哩的挑戰。新竹物流透過與工研院機械所合作自駕物流載具平台技術,透過新竹市政府市區開放路權,整合自駕車與物流運輸,發展更具彈性效率的物流服務。

新竹物流發展自駕物流車,是為了解決貨不進轉運中心的人力問題,以及提升貨品運送效率,此外,期能推動台灣政府研發自駕物流技術在市區內混流場域實際落地,進行商業化應用。以現況來說,貨運司機長期缺工、夜間運送危險度高,然透過自駕物流車,將可由最基礎「區域內營業所間自駕直送」先行落地,張聰海也提到自駕物流車的願景,期待能在高速公路上自駕物流,而人力成本用在市區內送貨。

事實上,限定場域商用車、移動載具如高速物流車、工廠物流車、低速物流車的發展,多半與人力短缺問題相關,包括工廠、礦場、農場、港口等場域,皆受2019~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找工人、駕駛上出現極大缺口。

L4以上自駕車之所以在限定場域商用車可行,除了勞動力結構改變造成需求顯著提升外,限定範圍的自駕環境容易控制,可最大程度掌握載具運行狀況,同時,物流公司背後營運團隊,可於自駕車面臨緊急狀況時由後台接手,在法律上較無爭議。

根據彭博報導,2021年6月,美國自動駕駛卡車新創Plus.ai與亞馬遜(Amazon)達成協議,亞馬遜將以每股0.47美元的價格購買Plus.ai 20%的股份,相當於價值2億元的投資。此筆交易將用於緩解由於卡車業勞動力短缺,以至於延宕的貨運時程與運輸成本。

對此,自2020年開始陸續出貨高階攝影機給Plus.ai的歐特明電子表示,目前產業最看好時速30公里以下的低速自駕物流車發展,其運用場域包含港口運輸、農地運輸以及廠區內AMR物流機器人,台廠若能在自駕感測器上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則相當具有發展空間。

除了Plus.ai之外,歐特明目前已成功打進Kodiak、小馬智行及2021年第2季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自駕卡車新創Tusimple等供應鏈,主要為其提供200萬像素以上的高階攝影機。

歐特明指出,此種自駕卡車的由於車體龐大,因此所需煞車距離相較乘用車來得更遠,需要500萬~800萬像素高解析度攝影裝置,才能保證視覺感測無誤,而市面上鮮少有這類高階攝影機供應商,歐特明由於與日本Sony的緊密合作,因此掌握相當多第一手先進攝影鏡頭產品,以此為基礎設計製造,方能創造此產品技術領先優勢。

By DIGITIMES

相關網址: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35&cat3=35&id=0000626452_XKQ5GE4O45TJHP3NV8I9C

商品

最新訊息